比较抽象的电影,一个不完全激进的革命青年Paul,咖啡店认识女孩Madeleine,2对1初次体检3星辰最后和她相爱,怀孕。他的朋友罗贝是激进革命青年,老是抗议工资罢工等等。电影插入不少相关叙述,消费主义,越战,不自由,建设。还有一段Paul去杂志社工作,后来搞民调机构采访女性关于政治,爱,避孕等等的访谈。他还认识伊丽莎白和卡特琳,各有个性。有两次枪杀,画外自焚,刀子捅自己。罗贝喜欢卡特琳,无果。各种细碎情节,说不完了。最后保罗也被交代在高层住宅掉下死了,堕落了?和2 ou 3一样抽象。
solid and genuine, with a great emotional weight to it 过去的所有好的不好的都会有一天被“磨皮”。 不断向前的北京,时代变迁的阳光,像一个无影之塔,明亮光鲜的却又残忍的照射着人们。人们找不到自己存在的影子,找不到the sense of place/belongingness in the world,也找不到喘息,或是治愈创伤的那一片树荫。 寻找回家的路,也是寻找疗愈,自我和解的路 剧本完整,工整,父子线处理的最精彩,北京欢迎你也是神来之笔,我眼泪咔咔掉。很多符号语言,和构图语言的表达很巧妙。但前面节奏太慢,过半小时了主要人物仍没有效得塑造起来,旁边德国人睡着了俩。另外女主角演技痕迹比较重,出戏。